先冷靜下來,再來教小孩

就在前幾天晚上,仲雞在家中,幹出了我們之前一直很擔心會發生的事情。這件事情雖然說大也不大,但我們在跟設計師討論裝潢時,其實也都一直有過相關的討論:那就是仲雞很可能會在太過興奮的狀態下,在家中橫衝直撞,就不小心把我們的裝潢給撞壞掉。

因此,其實我們當初也已經在美觀跟耐破壞之間,盡量地取得一個平衡了。剩下的,似乎也只能透過教導仲雞,來盡量讓他不要搞壞家中的東西。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,就是玻璃門。雖然魷魚遊戲裡面已經教會我們,現在的強化玻璃已經比一般玻璃強韌許多,但以防萬一,我們還是一再地提醒他,這些門不能用力推、大力甩,不然可能會破掉,造成危險。

而果不其然,這天他在家裡面就是異常興奮,到處跑來跑去。本來正想要把他抓去洗澡,讓他冷靜一下的,結果就聽到我們的房門那邊,傳來「碰」一聲巨響。

「不妙!」我快步趕過去看,結果就發現,那扇門的門鎖旋鈕,整個凹了進去,而對應的牆面上,也隨之得掉了一塊漆。

當下看到的時候,說真的,整把火就從心底升了起來。莉莉又因為最近感冒,一直咳到都快吐了,還因此去做了快篩,心情就不是很好,結果我們就開始罵起仲雞。

「你怎麼可以這麼用力推門?這不是已經講了很多次了嗎?」

帶著滿腹的怒火,我翻出了螺絲起子跟一些工具,去將門把給卸下來,看有沒有辦法盡可能地修復。而莉莉在旁邊繼續訓斥仲雞。


隨著莉莉開始碎念起來,仲雞就跟著也大聲起來。

「你這樣%@$我就#&哼!」這就是一個4歲的男生,在語言建構能力還沒有長夠成熟,又加上急著想要反擊的時候,所做出的最直覺反應。

在一旁的我,本來是直覺地要跟著大喊「你是在大聲什麼啦!」但可能因為我正在維修中,所以是旁觀的狀態之下,就提早冷靜了下來。也因此意識到,我們為了這件事情如此大發脾氣,好像有點不太合理?似乎哪裡有點不太對勁。

「剛才發生了什麼事。」盡量修復完門後,帶他去洗澡時,我就問了一下仲雞。

「就我推了門啊,然後媽媽就一直很兇!一直罵我!」仲雞很激動地說,還跳起來做出手勢,「那我就要用力打她!把她推開!哼!」

「仲雞,我問你喔,」我把他拉回來,「你剛才看到爸爸媽媽在生氣的時候,你是不是很害怕?」

「對,我不知道要怎麼辦…」一轉剛才的氣勢,他越講越小聲。


果然,剛才那個是「戰或逃反應」。因為他也不知道怎麼處理這個狀況,因此就試圖擺出一個比對方更兇狠的姿態,想要讓對方折服。既然如此,那就來試著教他一些應對方案吧。

「下次如果你又做錯事情,然後爸爸媽媽非常生氣的時候,你可以先跟我們說,『你想要先去冷靜一下』,等你冷靜下來之後,我們再來討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。」

「好…」
「我們練習一下吧!」我就假裝生氣地說,「張仲雞!為什麼你做錯事情?」

他看到我「生氣」的樣子,呆楞了一下。

「我可%$@………嗎?」他就又小聲、又含糊地說了剛才教的那句話。看來,我演得有點太好了。

「爸爸跟你說,你這樣子太小聲了,」我回復正常的狀態,給他一點建議,「我們會聽不到你在說什麼。你可以再大聲一點。」


就像這樣子,我們練習了個兩三次,每次我都會給他一點小建議,看應該要怎麼說會比較好。練習完之後,我跟他說:「很好,這樣下次如果你做錯事情,然後爸爸媽媽要罵你,你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,你就可以先試試這樣講。」

讓仲雞可以自己說出「他想要先去冷靜一下」,當然主要是讓他可以自己緩和一下情緒。但除此之外,也順便可以給我們一些緩衝的機會,提醒一下我們這些大人,當小孩做錯事情的當下,其實自己也該先冷靜下來。這樣才有辦法做到更好的教導,而不是把自己無從宣洩的怒氣,發洩在小孩子身上。

當我把門鎖盡可能地修復、裝回去後,甚至是隔了一天後,再想想,其實就是一個幾百塊錢的門把,我們自己氣成這個樣子,真的合理嗎?

會不會,是因為之前辛苦規劃好的新家被弄壞了,我們覺得捨不得呢?還是說,我們是對自己生氣,覺得自己沒有辦法把小孩教好,讓他無法善待家裡的物品?

又或許,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其實是在害怕,如果今天他推壞的不是房門,而是玻璃門呢?那我們可能就不是在教訓他,而是在前往急診室的路上了。

隔天,趁著只有跟莉莉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,我就跟她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,還有我覺得或許可以怎麼調整的部分。當然,莉莉也會有她自己的一些想法,所以我也就只是簡述我的看法,再一起簡單地檢討一下,看或許可以怎麼做會比較好。這樣子下次如果再遇到類似的事情,不管是仲雞,還是我們大人,應該都能夠再處理得更好吧!


更多幼兒情緒管理、飲食與生活作息培養、性別平等與親子關係教育、感覺統合發展、產後憂鬱的調適與夫妻溝通技巧等豐富主題,滿足你在親子教育與家庭關係中的各種需求,讓我們陪你長大。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