練習透過協商來達成目的 ── 如何引導兒童正向的情緒表達

「鬍鬚張,我兒子最近都沒辦法等待耶。」前幾天吃飯的時候,Michelle問我。
「對啊!說要請他等一下,他就在那裡大吼大叫的,非要不可!」她老公Alex在一旁,也接著說。
「嗯…這就是衝動控制能力還沒完全長出來啊。」我說,「這正常啦,仲雞現在也是一樣。他們現在大腦的前額葉,就還沒完全長好。」

嗯,前陣子莉莉才講到,仲雞會在生氣時在安全座椅上踢前座,還會轉過身去打莉莉。有時候當想要的東西無法立刻得到滿足時,也是會發生跟上面一樣的症頭。

『媽媽,我想要吃餅乾。』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,仲雞有時候會突然要餅乾。
「可是我身上沒有餅乾耶。」莉莉說。

『有!你有!』
「啊不然你自己看我的包包裡面,就沒有餅乾啊。」

『可是我想要吃餅乾耶!我想要你有餅乾!有有有有有有有!!』然後就開始拳打腳踢。


上述的症頭,我們多次先等他自己氣完,然後再跟他解釋,為什麼剛才那些行為可能會危害到開車後,才稍微有一些改善。至少,生氣的時候的危害行為有比較少一點。

前幾天,這症頭突然又出現了。當時,我們買了麥當勞做晚餐在車上吃。

『我想要先吃薯條。』仲雞要求。
「但你要先吃漢堡,這是你自己點的。」不然,仲雞可能就會一直只吃薯條而已。

『我要我要我要!!我要先吃薯條!』仲雞在車上除了大吼大叫,還伴隨著拳打腳踢。
「你還記得,上次那個公車杯子嗎?」我想起了一件事,便提醒了仲雞。


在去年,莉莉有買一個星巴克的聖誕馬克杯,給仲雞當聖誕禮物。因為仲雞那時候非常地愛公車,莉莉一看到那杯子,就知道仲雞一定會很愛。

果不其然,之後不管喝什麼東西,都非那個杯子不用!還會細數上面有哪些動物,以及聖誕老人開公車等等。

然而好景不常。有一個週末,我們在家吃早餐時,因為他突然又在吵著說要某個東西,接著就是大手大腳地揮動。於是,你應該也猜到了,「咔噹」一聲,他那裝著牛奶的馬克杯,就被他大手揮到地上去。他先是看傻了眼。

『我的公車杯子沒有了!!嗚嗚嗚…』然後等意識過來後,便開始大哭,為他那心愛的杯子哀悼。

莉莉將他帶離開,以免被割到,順便等他冷靜下來。在收拾殘局時,我本來以為自己應該會爆怒的。但意外地,我倒是滿平靜地收拾了。可能是因為那天我有睡飽吧?

在我把滿地的屍塊處理成一堆後,就帶著仲雞來相驗了。
「你知道,為什麼剛才杯子會破掉嗎?」我平靜地問。
『不知道…嗚嗚嗚…』

「因為你在生氣的時候,手腳在那邊用力打來打去。結果你的杯子就被打到地上去了。」
『嗚嗚嗚…』

「你可以生氣,但請坐好來生氣。你手在那邊揮來揮去,就有可能會讓你喜歡的東西壞掉。」我停一下,繼續接著說,「你看,你很喜歡的公車杯子,是不是就被打破了?下次生氣的時候,手要怎麼辦?」
「要放好…」


「你還記得嗎?你打破的那個公車杯子。」場景回到車上,我提醒了仲雞之前的杯具事件。

仲雞沒有回答,但我從後視鏡後,看到他視線瞥向一旁,並做出了「喔…」的嘴型。嗯,他知道我在說什麼,於是我繼續。

「你可以生氣。但是在生氣的時候,不可以動手打人。」我停一下,接著說,「如果你想要吃薯條的時候,是用大聲喊叫的,那我就會更不想要給你。請你試試看,跟媽媽用討論的,看要怎麼樣才有辦法先吃一點薯條。」

『媽媽,我要怎樣才可以先吃薯條?』
「那你先吃一口漢堡,就可以吃一點薯條了。」

隨著仲雞慢慢長大,雖然說用極權的方式會比較好管理,但我也希望他能發展出獨立性,而不是只能被動地聽著大人的指示。

畢竟,小孩的需求、渴望也是真實的,我希望他能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欲望。

如果他大喊大叫、打人就給他,那就是在慣壞他;但是如果一直打壓他對自身欲望的追求,會不會又變成另一個極端,是在否認他的自主性呢?

而且最怕的是,這些無處可去的衝動,也不知道會不會在其他我們不想要的地方爆發出來。那要怎麼做,才既不讓他慣出飯來張口的壞習慣,又不會讓他養成只會逆來順受的奴性呢?

這就是目前,我摸索出來的方式,是讓他透過試著用協商的方式,學著用文明人的做法,來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。


寫著寫著,突然回想起,我自己以前因為沒控制好衝動,因而闖禍的經歷。

那是在我小學五年級時,那時候住的房子,在二樓有個露台可以出去走一走。

有一次,我一個人到露台上時,我二弟一個調皮,就把落地窗都鎖上了。我一直捶落地窗要他開門,但他只是在那邊大笑。也不知道當時我在想什麼,轉頭一看到露台上的藤椅,便一把抓起來,想都沒想就往落地窗砸下去。砸了第一下,我二弟嚇到楞在原地。砸了第二下,換落地窗嚇到爆開一個洞。等我手伸過破掉的玻璃,將鎖打開時,腦子才開始恢復正常思緒。「我剛才到底是為什麼要這樣做?」

我不記得之後受到什麼處罰了,但我還記得,當時爸媽看到那慘狀時的傻眼表情。嗯,想想自己,以前也曾經因為衝動控制不好, 而幹過不少蠢事。那相較之下,仲雞現在這些雞毛蒜皮的衝動行為,比起來好像就也比較可以忍受了。


更多幼兒情緒管理、飲食與生活作息培養、性別平等與親子關係教育、感覺統合發展、產後憂鬱的調適與夫妻溝通技巧等豐富主題,滿足你在親子教育與家庭關係中的各種需求,讓我們陪你長大。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