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有個粉絲轉貼了一則新聞影片給OT莉莉看,說好像在網路上引起了不少討論。OT莉莉就馬上拿給我看。不看還好,一看還真讓我覺得觸目驚心。
內容是一個爸爸要餵寶寶吃飯,但小孩偏偏不吃。這時爸爸靈機一動,拿起了佩佩豬玩偶放桌上,假裝要餵佩佩豬吃飯。但是佩佩豬當然是不吃了,於是,爸爸就把佩佩豬抓起來狂打。
果不其然,寶寶一陣驚恐之下,馬上就乖乖吃飯了。
我看到這種做法時,馬上就皺了眉頭。這完全就是短視近利的做法啊!
怎麼說呢?為什麼這方法明明這麼有效,但我會覺得不應該使用呢?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,早在半個世紀以前,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解說了。讓我來簡單跟你說明一下,心理學家班杜拉(Bandura)所做的著名實驗:波波玩偶實驗。
波波玩偶實驗
波波玩偶(Bobo doll)是一種跟小孩一樣高的充氣不倒翁,班杜拉想透過這種玩具來了解,大人的行為表現會如何影響小孩。於是班杜拉將一大群小孩分成四組,分別是:
- 直接觀看大人去毆打波波不倒翁。
- 透過影片來看大人毆打波波不倒翁。
- 看卡通影片裡的人在毆打波波不倒翁。
- 什麼都沒做。
之後,將這些小孩分別帶去一個滿是玩具的房間。正當小孩開開心心地只玩了兩分鐘時,就突然將這些玩具通通收掉,只留下波波不倒翁而已。可想而知,正要開始玩的心情就這樣被打壞了,讓小孩的心情差到不行。那麼你猜猜看,這些小孩會怎麼做呢?
結果呢,前三組有觀看毆打的小孩,比什麼都沒看的小孩更容易去毆打波波不倒翁。並且,出現暴力行為的機率,大約會高出一倍!
還不只這樣呢,你知道嗎?這些小孩毆打的方式,就正好跟他們事前觀看的打法是一樣的!甚至啊,他們還會撿起跟大人所用相同的工具來毆打。
從這個實驗中,你看到什麼了?
毆打娃娃,到底讓孩子學到了什麼?
從前面的實驗來看,用這種方法來教小孩要乖乖吃飯,會發生什麼問題呢?相信你已經想到了:小孩很快就會模仿這種做法。
我想跟影片中這位爸爸說,下次當小孩發脾氣時,就把同一隻佩佩豬放在他面前看看。我敢保證,他一定會把佩佩豬抓起來狂打一頓,而且還是用影片中的這種甩巴掌法。同樣的做法再持續下去,接下來就不只是對娃娃了,而是會對身邊的真人做出同樣的動作。
小孩不吃飯,就毆打娃娃,小孩學到的是「嗯,我要乖乖吃飯!」嗎?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是,但其實這過程中傳遞的訊息是:「我不開心,所以我要用暴力解決」。
雖然當下好像很方便,馬上就可以見效,讓孩子乖乖吃飯,但以長期來看,這樣的結果一定不是你想要的。
小孩就是不吃飯要怎麼辦?
可是小孩就是不吃飯啊!那怎麼辦呢?
其實呢,以前就已經有粉絲問過OT莉莉這個問題,OT莉莉也已經分享過相關的解決辦法囉!
想知道該怎麼辦,趕快去看看這篇文章吧!
OT莉莉當媽媽,我們陪你長大。
加入LINE,得到只有在LINE才能獲得的專屬福利喔!
Comments are clos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