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鬍鬚張。現在疫情第三級警戒又再延長了,這下子至少要等到7/12之後。我看好多爸媽已經自我放棄了,只求9月能順利開學。
這段時間以來,小孩的精力都無處釋放,除了晚上睡覺時間越來越晚,好像生起氣來也變得更有力氣了。有段時間,仲雞一生氣起來,就瘋狂丟東西。丟到一個程度,我都懷疑莉莉是不是會在我看不到的時候,會邊生氣邊丟東西?後來甚至還會使出人體風火輪,用連續技來毆打爸媽。
「你可以生氣,但不能因為生氣就丟東西。」有次我看不下去,就抓住他的手。然後他就楞住,接著開始生起悶氣不說話。
「爸爸問你,」我看他的反應,覺得他應該沒有完全聽懂,就繼續問他,來進行確認。「你可以生氣嗎?」他搖搖頭。果然是誤會意思了。
「你可以生氣,這是很正常的。」我再解說一次。「但你不能因為生氣了,就用東西丟人。」
『那我可以打人嗎?』仲雞想了一下,又問。
「也不可以。」
『那我可以打自己嗎?』他邊說,邊用手摸自己的頭。畢竟他也有生氣時打頭的紀錄。
「也不可以。」他一臉困惑,看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其實他會很困惑,也是很正常的。畢竟我也還沒有跟他講,到底該怎麼做。很多時候,我看過好多的爸媽,都會叫小孩 不准生氣,而這時小孩的表情都會透露出:「那不然我要怎麼辦?」其實,叫小孩不要生氣,通常都是為了父母方便管理,方便快速解決問題。畢竟,解決製造問題的人,就是最快捷的解決問題方案。但這樣真的好嗎?我覺得或許還有別的做法。「教小孩正確生氣」,就是我後來得出的答案。而這麼做,是為了讓他學習,怎麼調適情緒。
「爸爸告訴你,在你生氣時,可以手叉胸『哼』一聲,」我停頓一下,「或者,也可以先到旁邊去,坐著休息。」前半,是為了有一個適切的「表達」情緒方式。當然這不是唯一做法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,我只求表達時不可以自傷傷人。而後半,是為了有一個適切的「處理」情緒的方式。上次莉莉也有提到了,當人在生氣時,其實一個很好的做法,就是先離開現場。這個做法並不直觀,因為一旦進入了生氣模式,就表示小孩的大腦已經進入了「戰或逃反應」(Fight-or-Flight response)當中,「戰鬥」的模式了。
在戰鬥模式中,大腦會傾向想辦法留在原地,要宣告自己的權威。所以小孩一定會堅持到底,結果就是死棋。這時候,除非大人請他先去別的地方休息一下,不然他是不會離開的。而且,如果大人也跟著對他大小聲,用這種口氣叫他去別的地方休息,那他就會覺得自己是被「處罰」,而不是在處理自己的狀況。這時候,從他的視角高度,平靜地說,就很重要。「爸爸問你,你現在很生氣對吧?」我會蹲在他前面,淡淡地說,「那請你先到房間去坐著休息,我幫你拿椅子過去。」說完,我就會順勢輕輕拉著他過去。「等你生氣完了,你再來跟我說。」全程讓他覺得,自己並不是被處罰,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原則。不然一兩次有用,多幾次後,他就不會讓你帶去別的房間了。
反過來說,其實我覺得,當大人自己在生氣的時候,也應該要讓小孩知道。說真的,很多人,包含我自己,以前都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緒。不會說出來也就算了,有很多人甚至,是沒有辦法意識到自己目前的情緒。我自己也是在養仲雞的過程中,才慢慢習慣要說出來。
「爸爸跟你說,我現在正在生氣,你先不要跟我說話。」
『好,那我先讓你自己休息。』多幾次之後,仲雞也漸漸學會了這種應對方式呢,『等你生氣完了,再告訴我。』
No responses yet